可樂果的源起/品牌故事:
「可樂果-豌豆酥」的誕生是個偶然的發現,卻帶給許多人童年的歡樂回憶。「可樂果」的前身是以蠶豆做為原料製成的, 當時叫做「可樂果-蠶豆酥」,由聯華食品董事長李開源的父親(李國衡先生)所發明。
它是如何成為家戶喻曉的「可樂果-豌豆酥 」,讓我們來一起來聽聽看「可樂果」的誕生故事~
1970年代是經濟起飛的開始,許多人都願意去實驗、創造的時代。
當時李國衡先生因緣際會下購買了一台製麵機,國衡他是一個天生的發明家, 總是想要在市面上創造出與眾不同的商品。剛開始用土法煉鋼的方式調配各式各樣的原料, 用製麵機壓出不同的油炸前半成品。前後試了不下百種配方及各種麵體造型,發現以蠶豆為主要原料擠壓出螺旋狀再油炸後特別酥脆。當時油炸出來的可樂果,就在台北知名老街「迪化街」的地方販售,很快的這個美味的零食就先在台北各地傳開了。
1971年時這個螺旋狀酥脆口感的零食以「可樂果」品牌在台灣正式上市。
1976年國衡先生病逝,公司由長子開源先生接手後盡其所能擴大事業規模, 包括了為可樂果建立大規模的製造廠,這時可樂果才開始在全台流通,不再只是當時台北的迪化街的小小名產。然而,隨著日增的需求量,本身是工程師的開源發現在大量生產時油溫與時間的控制、原料濕度的比例,都可能使螺旋狀無法完美成形、影響商品酥脆度。經過不停的反覆實驗,甚至為了穩定品質一度想放棄換個比較簡單的圓圈造型,而皇天不負苦心人,終於在當時驗證出最佳及穩定生產的配方。而這時也同時已累積豐富的製程經驗及實驗數據,了解到原料本身是影響製程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1977年開源為了再更精進口感,將原料從蠶豆改為由「豌豆」製成,因此商品在台灣也正式改名為「可樂果-豌豆酥」。
因為國衡的創意,開源對於口感、酥脆度及生產品質的堅持才能造就了現在你我手中一口接著一口的「可樂果-豌豆酥 」,一款不僅口感、調味都讓人驚豔的經典零食!